建材行業與房地產產業密不可分,傳統的房企的高杠桿、高周轉遇到了疲軟的房市行情,當房子賣不出去時,房企現金流出現斷裂,最終導致債務無法償還,不得不爆雷。房地產投資端和銷售端均出現了嚴重下滑,從而影響到下游的建材行業,一片風聲鶴唳,膽戰心驚。
“強心針”來了!
今年4月份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強調推進城中村改造。4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7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9月14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城中村用地改造列為重點;近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再次強調,加大城中村改造、兩用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
全國范圍內城中村改造提速
廣州年初計劃全年推進127個城中村改造項目,6月份發布了《優化城中村全面改造項目審批流程的通知》,對審批和征拆等環節進行了優化;7月17日發布了《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征求意見稿)》,成為國內首個針對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規;9月1日成立廣州安居集團,推動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截至8月底,廣州累計批復城中村改造項目82個,面積約38平方公里,規劃新配建公建配套設施621萬平方米。接下來,廣州將以羅沖圍片區、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廣州火車站片區、新中軸(海珠)片區等重點片區改造為引領,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深圳去年公布的《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十四五”規劃》顯示,規劃期內完成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少于1萬億元,其中城中村改造成為重中之重。今年深圳市啟動了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行動,計劃在2023年推進4.9萬套(間)城中村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項目。
上海也對城中村改造也做出規劃安排。截至2022年底,上海有城中村點位682個,涉及村(居)民10.92萬戶,房屋面積2068萬平方米。2023年至2025年計劃新啟動30個城中村整體改造項目,涉及城中村點位85個,村(居)民約1.64萬戶,房屋面積約548萬平方米。今年計劃啟動10個城中村整體改造項目,截至目前10個項目已經全部啟動。青島2023年計劃推進城中村改造項目85個,計劃完成投175億元,其中新啟動項目19個,計劃年度完成投資31億元,惠及居民1.46萬戶;續建項目66個,計劃年度完成投資144億元。合肥提出3年內基本完成104個城中村改造。目前我國超大特大城市21個(不含新晉級的蘇州),其中超大城市7個,特大城市14個。國海證券在研究報告中對21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對房地產投資和銷售的拉動作用做了一個測算,測算出這21個城市城中村業主總人口639萬人,本輪城中村改造總建筑面積約5.4億平方米。樂觀情形假定拆除面積占比50%,70%房票安置、30%純貨幣化安置,改造地塊新建住宅容積率為原來的3倍,預計5年將拉動商品住宅銷量9.7億平方米,預計拉動投資9萬億元。除21個超大特大城市外,其他大型城市城中村改造也不會缺席。目前已經有合肥、廈門、南昌等城市也披露了城中村改造規劃。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將有更多的城市參與其中。大規模城中村改造不僅直接拉動房地產投資和需求,而且對包括建筑、建材在內的產業鏈上下游起到拉動作用。